期刊信息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1002-5936
CN:11-1100/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4.64444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社会学及统计学
期刊热词:
论文
社会学者李培林:十年阶层剧变,才是中国潜在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视觉中国 2008至2019年这过去10年中,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工人阶层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中产阶层快速成长、自由职业群体出人意料地快速发展等新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数量
图/视觉中国
2008至2019年这过去10年中,中国社会结构出现了工人阶层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中产阶层快速成长、自由职业群体出人意料地快速发展等新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数量和比例仍然很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虽然持续扩大,但社会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而这对于越来越依赖于国内消费需求的中国经济增长而言,是一大制约和不利因素
作者供职于中国社科院,本文原载《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原题为《我国2008—2019年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转载自“文化纵横”微信公号,标题为“文化纵横”编者所加。
我国2008—2019年间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文 | 李培林、崔岩
在我国,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一个充满神奇、挑战和转折的时期:在数十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贸易的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约束条件发生极大改变;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特别是高铁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时间和空间观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环境和贫困治理成效巨大;社会结构转型继续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出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折和阶段性新特征,产生了深刻的经济社会影响。本文将基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情况,分析近十余年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影响。该项抽样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50多个县、市、区,共600多个村居委会,访问对象为18至69岁的随机抽取的普通被访者,且每次调查访问人左右。
01
我国近十余年来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对工作和就业的影响
回顾2008-2019年我国职业阶层结构的变化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三个突出的特点,形成了与以往职业阶层结构不同的新趋势。
首先,在整个就业和职业结构中,工人(包括工业工人和服务人员)的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从2008年的36.5%提高到2019年的40.2%,但其间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已大为减弱;更深刻的变化来自工人的内部,即“白领”工人(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快速增长,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从19.8%增长到26.5%,而“蓝领”工人(工业工人)的比例则从16.7%下降到13.7%。
其次,中产阶层的两大主体,即所谓“新中产”和“老中产”都在快速成长,其中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新中产”比例从6.2%上升到11.1%,以中小民营企业主为主的“老中产”从0.3%上升到1.0%。
最后,出乎意料的一个巨大变化是自由职业者的快速发展,从0.1%猛增到5.6%。
如果我们把农民和工业从业人员(蓝领)之外的从业人员,全部都划归服务业从业人员(白领),把表1中八个职业阶层进一步简化为白领、蓝领、农民三大职业阶层,我们就会对近十余年的变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即从2008—2019年,农民的比例从44.9%减少到30.6%,蓝领的比例从16.7%减少到13.7%,而白领的比例从38.4%增加到55.7%,其中服务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增幅较大。这样,截至2019年,我们大体可以得到一个56∶44的简化结构,即白领占55.7%,蓝领和农民占44.3%。
通过这样的简化,我们对其变化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一是我国的职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后期,但一个白领将进一步超过蓝领和农民之和的新时代即将来临。尽管说在其他发达国家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过程中,这个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一系列转折性的深刻变化,但引人深思的是,我国是否过早地出现了“去工业化”?尤其是在房地产迅猛发展之后和实体经济普遍困难的当下,这种转折是否更意味着是一种挑战?
二是农民的数量和比例还如此之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白领占多数的后工业化时代,农民的比例都已经降到5%以下,但我国农民还占30%左右的比例(这个比例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26%的比例)。如果我们把农民的年龄延长到69岁,那么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到38.0%,因为在我们调查的农民从业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超过60岁的农民。这些人如果在城市已经属于非就业的退休人员,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退休,也不可能完全靠微薄的农村基本养老金生活。从这个角度说,我国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网址: http://www.shxyjzz.cn/zonghexinwen/2020/100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