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1002-5936
CN:11-1100/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4.64444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社会学及统计学
期刊热词:
论文
大谱师:家谱的价值研究——以四川资州《王氏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摘 要: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种特殊的产物,它记载了整个家族的兴衰发展,具有重要的保存文献的价值。四川资州《王氏族谱》所记载的关于族规家法、人口迁徙、人口发展繁衍等
摘 要: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种特殊的产物,它记载了整个家族的兴衰发展,具有重要的保存文献的价值。四川资州《王氏族谱》所记载的关于族规家法、人口迁徙、人口发展繁衍等情况,在教育学、人口学和研究移民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可供当代借鉴和开发的。
关键词:《王氏族谱》;家谱;研究价值
家谱,又叫族谱、世谱、宗谱、谱牒、家谍等,它是记载本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史类文献。南宋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道:“所谓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谱。”[1]可见,“谱”有普遍的意思。因而,家谱内容一般包括本宗族的姓氏起源、家族人口迁徙、人物事迹、嫁娶生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大谱师编修家谱。
1 《王氏族谱》概述
人皆有姓,姓即人之根。寻根问姓,追本溯源,乃人之天性。汉代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因此,王姓的王字,笔画简洁,含义丰富。根据历史记载,太原王氏是帝王的后裔,因接受帝王给予的姓氏而姓王,这可以追溯到周灵王太子晋的时期。数千年来,王氏后代子孙繁衍不息,出现过很多伟人贤哲,其中尤其以太原三槐堂王氏最甚,三槐堂的王氏族人,德政光耀青史。至若半山业,阳明学,万古传贤;右军书,辋川画,千秋称圣。乃至文韬武略,昭昭于二十五史,不计其数。大谱师编修家谱。
四川资州王氏支系,自正玉正魁公移居资州,至今已300余年。所幸正魁公历经九个月,风餐露宿,步行回湖光抄录宗谱,后经太亨公续修,才使族谱得以保存延续,使后代子孙阅而知一己生命之来龙去脉,读而识众多族人之同气连枝。
续修宗谱是撰叙家族史、维系亲缘爱心之举。家有德乃昌,人有德乃立,而尊祖敬宗,是人生之大德,长幼有序,则华夏之明。倘若枝繁而无章,叶茂而无序,长此以往,必房份难分,尊卑难明,则上无以敬祖宗,下无以教子孙。基于此,王氏族人合力合心,无分远近,或出力、或献计、或联络,云集响应,历经五载,终成此谱。四川资州《王氏族谱》是对1846年元寿公及后人精心保存下来的族谱进行的续修,在续修过程中,前后记载有异者以后来的记载为准,对于明显的逻辑不通之处,采取从前往后推和从后往前推的办法,进行了修正。同时,根据现代阅读习惯,按照支系长、次房顺序,对王氏的世系脉络进行重新编排,力求上下对应、前后有序。本族谱的编修,按照老谱记载的村庄和人员,先后走访本县十余个乡镇上千人,联络江西、湖北等地知情人,通过查阅新旧档案、县志乡志、公安户籍、新旧地名、其他支系族谱,通过电话、网络和信函等方式广泛咨询和联系。并根据可靠资料,以五十七世德载公为起点向前推编辑了五十六代,同时在1846年老谱基础上加以续接,前后跨度已达2550年。
2 《王氏族谱》的价值研究
族谱是家族的历史记载、精神传承、文明载体,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对于人口学、姓名学、婚姻学、生育学、社会学的研究和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武立新说:“收藏宏富的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遗传学诸学科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寻取依据。它为研究广泛的社会、历史问题展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可靠的数据,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价值。”[2]
2.1 族谱的文献价值
文献价值是家谱作为一种文献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家谱中的诗文,有不少都是出自文人学者之手,由于这些诗文大都保存在私人家谱中,不易在外流传。家谱中的这些诗文,对于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顾颉刚说:“学问的材料,只要是一件事物,没有不可用的,绝没有雅俗、贵贱、贤愚、善恶、美丑等等的界限……我们绝不能推崇《史记》中的《封禅书》为高雅,而排斥《京报》中的《妙峰山专号》为下俗,因为他们的性质相同,很可以作为系统的研究的材料。”[3]《王氏族谱》中记载的古诗文如《滕王阁序》《兰亭集序》《三槐堂铭》等,有些可能是转录自其他古籍,有些可能是王氏族人或者外族人为王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所记,如《三槐堂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总之,不管是哪一类,族谱在保存文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谱师编修家谱。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网址: http://www.shxyjzz.cn/zonghexinwen/2020/091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