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1002-5936
CN:11-1100/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4.64444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社会学及统计学
期刊热词:
论文
世纪年代美国学界对爱丽丝沃克小说中黑人男性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爱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知名的非裔小说家、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68年她发表了首部诗集《一度》,两年后发表第一部小说《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82 年她完
爱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知名的非裔小说家、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1968年她发表了首部诗集《一度》,两年后发表第一部小说《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1982 年她完成了代表作《紫色》,于1983 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随后,美国学界开始关注她的文学创作,1985 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将其小说《紫色》搬上银幕,由此引发评论界的诸多争论,这将沃克小说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学界以沃克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递增,出现了11 部文学评论集。学者们继续探索前人已有的研究领域,并对沃克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展开深入解读。在主题学、叙事学之外,该时期的学者更注重研究《紫色》中的族裔群体,继续解读黑人男性形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在思想性和深刻性方面都比先前有所提高。在解读《紫色》中的黑人男性形象时,学者们着重分析他们暴力行为的内在缘由,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心理学的领域。1999 年出版的《爱丽丝·沃克评论随笔》中收录了马克·克里斯托夫的《紫色:一部存在主义小说》,文中着重解读黑人男性形象在美国社会的现实处境以及他们对黑人女性实施压迫行为的缘由,并精辟分析了国家权力系统与种族歧视之间的紧密关联。美国社会权力集中于所谓主流群体,他们通过权力系统压榨非主流群体,以致于后者在进行自我界定时,个体的文化与心理维度会被其所掌控;前者认为非主流群体偏离社会模板是威胁其神圣性的社会叛逆行为,所以他们就可以冠冕堂皇地宣称种族歧视可以削弱少数人的社会对抗行为。克里斯托夫随后从存在主义的维度对种族问题进行阐释,他指出白人男性是黑人男性精神世界中的仰视膜拜之物,是黑人男性进行个体重塑时的隐性参照物。在解读非裔群体的家庭暴力问题时,作者指出种族歧视不足以解释黑人男性对黑人女性的侵犯行为,这是一个压迫型的社会。黑人男人通过虐待黑人女性来重拾男性气概,他们在家中从不关心妻子和孩子,只考虑自己如何成为白人男性。总体来说,克里斯托夫的观点比较新颖,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1985 年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将沃克的小说《紫色》改编成电影,由此开启了评论界的解读热潮,以至于到了20世纪90 年代还有一些学者继续探讨这个话题。1997 年杰弗里·福克斯和詹姆斯·帕金斯的《世纪末的南方作家》收录了温尼弗里德·摩根的文章《爱丽丝·沃克〈紫色〉的寓言》,他也注意到评论界对小说和电影质量的质疑以及对黑人男性形象塑造方面的诸多争议。
1970 年沃克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20 世纪90 年代的学者们着重从叙事学的视角解读文本,同时也关注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形象。1993 年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和K. A.阿皮亚合作整理出文集《爱丽丝·沃克的批评视角:过去与现在》,在解读黑人男性形象时,埃文斯指出格兰治的第一次生命是借布朗菲尔德之眼来审视的,以此展示收割工的生活图景,这种模式随之演变为一种贫穷文化。布朗菲尔德是种族歧视和经济探索的牺牲品。随后,埃文斯着手解读格兰治的内在性情,指出他的性格转变是人性可能性的体现,由此揭示了小说意识形态的核心,即一个人不能被系统变成非人化以致于丧失人性。格兰治和布朗菲尔德的性格转变推动了学者对整部小说的重新解读与阐释。在小说结尾,格兰治杀死布朗菲尔德后被警察射杀,增强了他的英雄主义色彩,他的去世使事件得以体面收场。
在叙事学范畴的解读之外,还有学者着重探讨《格兰治·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中黑人男性的性格演变和心理扭曲问题。在《爱丽丝·沃克的批评视角:过去与现在》中,约瑟芬·亨丁和罗伯特·科尔斯重点解读了文本中黑人男性形象的性格演变问题。亨丁指出当布朗菲尔德结婚之后,他的妻子始终把他当做孩子来宠爱,致使他在外界碰壁后生发出一种隐性的自我仇恨意识。与之相似的是,格兰治的内心也有非常强烈的自我仇恨感,所以他在离家出走前不愿触碰儿子;旅居纽约期间,他极度仇恨白人群体。仇恨驱使着他克服内心的自卑感从而重新衍生出爱的意识和能力。科尔斯在文中着重解读格兰治的内在心理,指出他在农场辛苦劳作,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低贱的社会地位使黑人男性变得愈加卑微,从而引发了道德层面的怯懦感。他看得太多、感受得太多、想得太多,这将其自身推入了家庭暴力的漩涡之中。科尔斯同时指出沃克在文本中非常关注被压迫群体的人生抉择与人生方向问题。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网址: http://www.shxyjzz.cn/qikandaodu/2021/0312/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