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
ISSN:1002-5936
CN:11-1100/C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4.64444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社会学及统计学
期刊热词:
论文
社会学视野下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发展现状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探索中。从19世纪80年代埃德勒的比较音乐学,到20世纪50年代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从百余年前的“西方音乐中心论”
民族音乐学这一学科经历了几百年的演变,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与探索中。从19世纪80年代埃德勒的比较音乐学,到20世纪50年代梅利亚姆的音乐人类学;从百余年前的“西方音乐中心论”,到20世纪初“美国学派”赋予的“音乐文化”的意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分支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包括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教育学,等等。
梅利亚姆曾强调指出:“音乐的用途与功能指出了民族音乐学中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研究人类行为方面,我们不断地探索,不仅是说明音乐事实,更重要的是说明音乐的含义。我们不仅希望知道事物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希望知道它为人民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民族音乐学在研究有关民族的音乐及音乐生活时,必然要涉及音乐、音乐生活与社会环境之间发生关系的内容,因此,民族音乐学与社会学学科交叉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
社会学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科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展开全球化研究。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一个独立的社会已不能单独掌控自己的命运,要了解一个特定社会的发展,必须把它放到世界体系中去了解。因此,亚洲文化成为美国社会学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在全球化的模式下,研究中国音乐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有其社会学意义。作为中国的访问学者,本人于2017年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学习,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针对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就其表现形式、社会功能与传播效应分析如下。
一、表现形式
社会学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2],它包含社会行为、社会互动、社会生活等。因此,笔者拟从研究内容与传播途径两方面分析中国音乐在美国高校发展的表现形式。
(一)研究内容
在美研究中国音乐的人员最初多为华裔,研究内容多为中国乐器、音乐种类的介绍等,或与自己相关专业有联系的部分,对于中国音乐的理论体系触及不深。如北美中国音乐研究会出版的沈星杨编著的中国音乐系列,包括《中国音乐与配器:原理与实践入门》(1991)、《中国乐器》(1999)、《音乐艺术之旅》(2000)、《20世纪中国音乐》(2001)。近年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许多非华裔的美国高校研究人员对中国音乐的研究有着向纵深发展的趋势,研究内容涉及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及近现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中国音乐教育在美国高校中的持续发展等,并有一部分美国的民族音乐学家致力于中国音乐及作曲家的研究。如安德鲁·琼斯《黄色音乐:中国爵士乐时代的媒介文化与殖民现代性》(2001)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美国爵士乐、好莱坞电影音乐以及中国民间音乐形式的大众音乐,不仅阐述了美国人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影响,而且分析了中国人对美国音乐的影响,阐明了两种文化在20世纪殖民现代性的展开中所起的作用。埃里克·布林德利的《音乐,宇宙学,与早期中国和谐政治》(2012)论述了从战国晚期至汉代,音乐如何作为国家统一与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而存在;在探讨国家仪式中的音乐或作为审美文化体验而存在的音乐的同时,致力于联结音乐与宗教信仰,论证了音乐与早期中国的宗教、政治及思想转型的紧密联系。2016年5月,约翰·罗比森在新加坡文化艺术中心进行题为《王西麟,人类的苦难,及当代中国作曲趋向》的讲座,是近年音乐学界比较活跃的研究中国作曲家的美国学者。
(二)传播途径
美国高校的中国音乐传播主要有课堂教学和乐团活动两种方式。
课堂教学方面,美国高校课程中能够涵盖中国音乐部分的主要课程为“世界音乐”,在合作导师John Robison的帮助下,笔者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对17个州的28位高校民族音乐学专业的教授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进而了解当前美国世界音乐课程现状以及中国音乐教学方面的普遍情况。
乐团活动方面,笔者调查统计了在美11个州的13所大学的中国乐团,这些乐团最早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而21世纪新近组建的则占多数,这些乐团有官方组织成立的,亦有学生自发组织的;有结合课程学分制的,亦有业余时间学习排练的……其共性即是学习中国民族乐器和器乐,培养对中国音乐的鉴赏能力,并最终有助于在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文章来源:《社会学研究》 网址: http://www.shxyjzz.cn/qikandaodu/2020/1102/572.html
上一篇:《嘉年华》的隐喻反差与社会学哲思
下一篇:应用戏剧的目的与类别